新闻媒体

行业动态

数据赋能+警务变革下的深圳交通精细化治理模式

冯新毅 副局长

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




01


 困境 




深圳2200万人口,GDP排名全国第三,2017年经济总量超越广州,2018年经济总量超越香港。深圳交通状况及特点,机动车保有量354.75万辆,位居全国第六,道路总长超7000公里。

一是深圳的立体交通网络少,跟广州特别是重庆相比,大家都有体会,我国的立体交通网络算是比较少的;二是没有非机动车道,留下了遗憾,像晓光教授讲的,路权要按人,不能按车;三是原特区内外差异性大;四是多条地铁同时建设等,全国很多大型省会城市都面临这个问题。

02


 突破 




(一)从自我变革开始

如何破解?面对城市的发展,2016年我们以勤务变革为切入点,从勤务的供给侧实施改革,建立以铁骑勤务为核心的现代警务机制,这是承载我们现代警务机制的重要载体,它的信息化和机动性因为有了互联网和数据大大加强。我们从2016年的30辆起步,到今天有1900多辆,因为我们得到了铁骑带来的警务变革和路面上管控能力的最大化。铁骑在路上可以查处动态违法、突发事件、群众服务,只要在路面、在动态,这个事就好办,这个数据大幅提升。

深圳的交通到今天大家感受到还算可以,有两个因素,一个是地铁的开通,第二个是因为我们有1900辆铁骑在路上。2017年我们开了全国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,在座很多专家。去年我们开了城市交通预防工作现场会,这项工作对城市交通治理的现代警务机制进行了认可。

(二)从机制迭代铺开

从去年到现在我们也不断升级,建立1+N业务合成模式。1即指挥中心运营平台,N是情报、指挥、督察、宣传、党建等部门在这个平台展开,是全领域延伸的,往基层抓,能力建在中队方。很多人去我们单位,一看很高大上,但是到了中队,还是像生产队的水平,我们的警务机制现在有八大支撑,是按这个要求做的。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建了11个中心,业务去行政化,现在是中心化,根据业务流程和数据闭环建立各种中心,从非现场执法、事故、停车场、规避等方面做了这样一个中心。这个中心建设在什么基础上?建立在我们强大的感知能力上。大家看几组数据,一是配套PDA,其中民警2690台。二是我们有强大的感知能力,现在我们强调智慧交通,这是前提和基础。三是我们的铁眼系统,四是电动车非现场抓拍系统,我们现在也在跟有关公司合作,电动自行车现在备案了,有号牌了,有RFID了,可以感应和抓拍,远程执法的眼镜我也戴过,可以识别车牌,效果很好。再是无人机、加油站卡口,这些给智慧交通管理提供了便利和可能。

(三)从智慧赋能切入    

主要是两方面,一是对外,因为有了数据,可以进行深入的挖掘、分析、比对、碰撞,执法能力大幅度提升,特别是刷脸执法,因为有这个技术条件,不系安全带、开车打电话等等都可以做。对内,有数据对各项业务进行赋能,各中心的数据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,提升我们的现代体制机制。


03


 场景 




(一)铁骑2.0改革

2017年我们做了汇报,以指挥、情报、督察为驱动,初步形成“1+3”现代警务模式。我们过去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十点,现在做到白天全覆盖、夜晚全覆盖,夜晚没那么多,但是也有铁骑,是24小时全覆盖的,空间也可以覆盖,除了高速公路没有铁骑以外,其他地方都有。大家来到这个地方的高速通道,我们节假日也有铁骑上去,我们打击能力、接处警、事故警情、路面快速反应时间等等都很快。有对讲系统、通讯系统、喊话系统,还有铁眼,摩托车前面有一个移动的卡口,可以识别车有没有问题。我们有套铁骑的管理系统,1000多台摩托车发出去了,没有强大的系统肯定是很乱不规范的,有几个要素,像巡逻、接处警、隐患排查、做好人好事等等一些事情,是自动提取的,有六个维度,用系统来考核。也就是说,交警支队对每一辆铁骑的各种数据都能全面感知和掌握,正因为感知和掌握了,每个人出来了,小分队成绩也就出来了,大队成绩自然也就出来了。

再就是5G的应用,因为有了信息化的支撑,各种作战能力显著提升。执法层面也是我们的创新,叫远程执法。其实我们铁骑1900人,民警只有300人,辅警有400-500人,其他的1000人基本上是协管员或督导员。法理上,他能不能执法?是不能执法的,法律上也规定了。现在很多交通违章的取证可以吧,通过这种技术和视频传到后台,后台民警一点做多点服务支撑,在线裁决,到现场打印,可以在现场交出来,极大提升交警铁骑执法的能力。公安部原来调研,也觉得与时俱进,在现代的情况下,这对我们的现代警务机制也是一种创新和变革,比较肯定。再就是铁眼,是移动卡口,过去的卡口很高大上,我们这个是移动的,车有没有问题,有没有假套牌,一眼就可以看出来。

(二)货车纳管向数字化迈进

这一直是我们的痛点,深圳的事故中70%都是右转的问题,我们现在对车的管理是非常严格和严厉的,这种事故我们非常头疼,唯一的办法就是企业落实主体责任。我们现在实行“一超三停”,做了“一张图”,这也是信息化手段之一。什么叫一张图?一个司机上岗以前,老的司机,或者安全员,或者是车队长,要教他走一趟,或者画张图,哪里有危险,哪里的情况怎么样,哪里有重大的危险都要标出来,该快就快,该慢就慢,该停就停,这个我们在推。再就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。以RFID为抓手加强小泥头车纳管,这也是我们管理中的痛点,我们一直想用信息化手段来做,都是个体户,车主就是司机,司机就是车主,很少有公司的,就算有公司也是挂靠的,这一直是难点。客观来讲,深圳危化品管得还可以,今年也出了很多事。我们现在凡是路过深圳的都要办证。深圳也有几十万普通货车,这也是事故高发的问题。


(三)数据支撑疫情防控

今年以来,从春节前开始到三四月份,所有省市大家都经历过,出城、入城都要对车辆和人员进行检疫。大年初一晚上深圳就上了入深车辆的检查,一开始没有任何准备,匆忙上阵,如果一严格,路真的要堵十几公里,一看真不是个办法,我们跟广东“粤省事”及其他公安局做了“四码合一”,第一步先做了采集信息这个事情,当然一开始匆忙上阵也不完善,后来不断完善。第二个是绿码,深圳的车慢慢回来了,很多是通勤的,就是住在深圳来回跑的车,怎么区别这种车,以及从湖北和武汉来的车?我们需要采集数据,所以我们采取了绿码,绿码不查,湖北来的车辆是红码,我们严格查处,最后也就重点查20%左右的车。再就是深眼,戴眼镜就可以看到,凡是绿码往这边走,红码往那边走。

大年初二、初三我们就反映了,跟武汉交警支队要数据,凡是武汉的车,或者广东、深圳的车去了武汉回来的都要数据。疫情控制以后,应该到3月15日左右,差不多是50天,我印象很深,那时候很辛苦,当时是“内防反弹,外防输入”,香港很多东西都是大陆送过去的,大概一天有1万辆货车来回跑,这些司机显然不能隔离。如果这个车老老实实点对点去走,其实也好监控。我们平常没关注,发现30%到了境外以后会换司机,香港来的司机离开了,去吃喝玩乐,大陆司机替他看着,如果老老实实待着这项工作也好做,所以我们就采取各项信息进行管控,我们规定凡是更换司机的,必须到指定酒店去,就怕感染,实际上也真的有感染,深圳盒马鲜生就出了事,当时以为是冷链的问题,溯源到最后还是香港司机感染的问题,我们用数据进行了管控。

(四)非现场执法管理中心

我刚才讲了,我们现在分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,支队层面我们搞顶层设计,大陆搞审核录入,中队全面感知和监控。建立了一个非现场的闭环系统,一共八个环节。为什么要闭环?一是规范,二是不要有漏洞,三是有什么问题马上能感知出来。我们现在为什么建立执法中心和非现场管理中心?就是大闭环。我们对所有的环节进行监管,举个例子,非现场拍片,如果不监管,很多违法的现象出来,老百姓投诉才知道出了问题,黄花菜都凉了。我们随时感知,这个地方的量突然增大,是什么原因?合不合理?就算合理有没有告知?口开的对不对?老百姓知不知道?我们会进行分析,马上就感知到了异常。像民警晚上去拍违停,该不该拍?该拍,但是晚上去拍违停显然不人性化,也不温暖,没有规定,当然有特殊情况的,比如举报、拥堵特例的可以拍,一般情况下我们采取监控实时分析的形式。

我们采取情报支撑机制,深圳有一个特点,深圳是个移民城市,每年春节前一周和元宵节这二十多天不限外,外地车可以在深圳通行,早晚高峰可以走。到了元宵节以后,一般会恢复限外,外地车早晚高峰不能走,但今年有疫情,一直没有限外,其实到了五六月份深圳就很堵了,也给政府写报告了,市长和书记站在更高层次,讲深圳这个城市要有所作为,一直没限,到了五六月份我们找了一个节点限外了,外地车不知道,天天走,也不是有意的,大部分是无意的,这时候如何告知他们?实际上就要用我们的数据,人还是自觉的,你告诉他,他就不会走,如果不告诉他,违章了十次二十次他也很知道,他也很郁闷,可能也会投诉,说我们不作为。所以我们要提前告知他,让他不要走,这就涉及到强大的数据运营和支撑,很难找到他们,我们一开始采取发短信、打电话的方式,几千个,量很大,而且这个数据不一定对,要通过各种比对。


(五)停车场智慧管理

我们推出预约、无感支付、精准导航,特别是医院的预约我们做得很好,预约挂号的时候同时可以预约停车位,我们把深圳6000多家停车场接进来了,非常不容易,正因为有这个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,我们把98%都接进来了。有卡口和问题的车查一查,现在法院不用我们去路上查车,直接去停车场就能找到。在停车场里头的事故也授权给他们来做。包括服务触角,像保险、年审,各种数据连在一起告知他。再就是交通安全宣传,粘+播+劝+奖+拦的方式,我们把停车场作为私家车管理的源头作为抓头。今年,停车场管理部门也做了很多事,政府层面将“停车场智慧管理模式改革”列入全面深化改革2020年工作要点,我们当时在深圳几家医院和商场预约停车,效果很快,现在慢慢在铺开。

(六)推动交警队伍“数字化、规范化”建设


我们今年提出“三化”建设,即规范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,能力建在中队上。过去我们交警,看着很高大上,有情报中心、数据中心、督察中心等等,我们把这些中心要落到中队,硬件上、系统上、权限上全部开放,中队像支队一样,各种数据、产品、报表每天都要出来,对一天的执法情况进行掌握。过去中队长回来才知道情况,过程是不了解的,我们现在按照“三化”要求去做。我们搞了“三大”建设,一是大闭环,不光要管业务,还要管业务的安全问题,不能只管执法,不管执法的安全;二是大监督;三是大培训,为什么要提大培训?我们把培训作为勤务的一种模式,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发现,我也有很深的体会,机关研究来、研究去,研究得很透,到了下面以后事太多,因为太复杂,也顾不过来,很难消化理解,也可能有些东西不完全接地气,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。另一方面,下面的事太多,现在民警还有管理的职能,如何有这种强大的能力?我们把培训纳入勤务化,培训告知你一二三,这样才能规范落地,往往最后一公里落不了地。

04


 成效 




最后汇报一下简单的成效。刚刚讲了六个场景,深圳的万车死亡率接近世界一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,2019年万车死亡率0.77,我们想看看今年能不能控制在200以内。


今年的交通事故死亡情况分析,今年一季度有疫情,二季度情况还不错,10月份还不错,11月份情况很不好,昨天晚上也是,盐田有一个工程车一下冲下去了,但属于在私家花园里,是别墅区。11月份我们的压力特别大,但总的来说今年还是不错的。一个城市的拥堵跟公共交通发达有关系,跟我们的接处警也有很大的关系。文明指数,各地都有排名,宣传部的文明办和我们交警联合发布,每个月都会发,这不仅仅是对交警的考核,也是对各区的考核,区长要想想这个事情。

上个月14日习总书记到了深圳,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,深圳现在一个是大湾区,一个是先行示范区,深圳交警在“两区”践行上如何做?也给我们提出要求“六个领先、六个打造”战略布局,安全、畅通、法治、交通、服务、专业队伍,深圳这个城市对标的就是新加坡、日本东京、英国伦敦、美国纽约,是全球典范城市,交通理应走在前面。




(本文根据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速记整理,未经本人确认)


上一篇:数据时代的交互式交通管控及优化

下一篇:智能交通是破解交通难题的主要着力点

展商推荐

000
00
00
00

右侧二维码扫一扫

右侧二维码扫一扫